你是如何看待“穷家富养”?

admin 2020-07-13 17:22 幼教信息

前段看到了一个热门话题,一位妈妈因为给儿子买了一双1299的鞋,和老公发生了争吵。

夫妻每月收入8000,还3000的房贷,养车2000元,还需要抚养两个老人和孩子。而她为孩子买了一双1299的鞋,可是她却觉得, “穷谁也不能穷孩子,要买就要买最好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父母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体验最优质的生活条件,家庭条件是普通,但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别人。甚至想到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之间的孩子有差距而且瞒着孩子不让孩子知道自己家境的窘况。这种现象并不在少数,明明是工薪家庭,却要省吃俭用给孩子买各种的名牌。

其实,这些“穷家富养”的家庭背后,是社会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之所以选择富养,是因为我们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害怕孩子的未来落后,从而用富养的方式,拉近孩子间的差距。这种极端的爱,并没有给孩子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取而代之的是,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1、与自身不符的价值观

穷谁不能穷孩子,会让孩子变成了平民中的富二代,这样错误的养育观念,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就是富二代。时间久了,就会滋长孩子的虚荣心,让孩子喜欢攀比,什么都想要最好的。而这样的家庭情况下成长的孩子不在乎父母有多辛苦,只知一味地索取不懂感恩。

穷家富养的孩子,被父母努着劲儿的往上攀爬,收入不高的家庭却万般宠溺孩子,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牌子货,于是就会产生扭曲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旦形成,无疑会养成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甚至不懂得孝顺和体贴父母,而这一切的主要用因都是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的。

穷家富养本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我们越是穷家富养,孩子就会越不知足,虚荣心越强。他们不理解父母的不易,也不在乎。他们认为父母就该给自己最好的,自己就配享受最好的。这样的“富养”,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2、失去吃苦耐劳精神

真正穷过的父母,知道日子苦是怎样的滋味,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体验,也就滋生了穷家富养的现象。造成现在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顾享乐。孩子们没有体会到一点艰辛。因此从没有吃过生活的苦的孩子,更不会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久而久之,只会变得懒惰、平庸和没有担当。大家是否有想过这样会毁掉孩子的生存能力。

《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这样的父母将孩子养成一个没有生存力、不能吃苦、不愿付出、只知啃老的巨婴。

3、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般来说,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都会给孩子灌输同一个思想: 你只管学习就好。于是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甚至不会要求孩子见人打招呼以及学习礼仪。

这样很可能直接导致孩子情商低、社交能力低下,不具备一切与学习无关的能力。等到了社会中,因为各种能力的缺失,在团队中也只是一个拖后腿、爱推卸责任的人而已。

那么怎样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

我们总以为只有富养,才是好的,但其实穷家穷养,一样能够养出优秀的孩子。

之前,徐州丰县的双胞胎,被众多网友赞扬。他们被保送至名校读博,可是在暑假的时候,依然会去妈妈的工厂帮忙干活。在炎热的夏天,帮助妈妈送脚手架,虽然他们的身上,全是泥土和汗水,可是他们依然很开心。

记者问他们,为什么来工厂做苦力?

他们说:“赚钱是其次,主要是因为妈妈,她为了这个家腰都累弯了, 我们只有在工地上,才能亲身体会妈妈多年的辛苦付出。

真正的富养,不是经济,而是精神,穷家富养只是学到了表面。我们以为,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孩子的未来,就能和富二代一样。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真正富养孩子的,并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无论我们经济条件如何,只要我们尽自己所能,教会孩子生存的能力,学会感恩,并拥有坚持和勇敢的品质,便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

各位宝妈们,你们认可吗?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老师有妙招(转给家
下一篇:幼儿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主持稿、园长寄语全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55-1653-2154